2023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看准了就抓紧干”,既是工作要求,也是干事方法。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干部要坚持谋在要处、干在实处,确保“看得准”“抓得紧”“干得好”,真正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不断开创审计事业发展新局面。
下足“看准”之功
欲事立,须是心立。“看准了”意味着已经对客观事物建立规律性认识,体现了精准谋划的智慧和眼光,这是干事情的前提和基础。 “看得准”,必须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领会好、把握好、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是推进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和基本遵循。审计干部不仅要做专业上的内行人,更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当好“明白人”,关键要有维护核心、看齐追随的政治自觉,要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把党中央的意图和部署把握准、落实好,保障党中央令行禁止。 “看得准”,必须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规律性认识。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细化实化制度化,审计机关坚持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促进党的自我革命开展审计。经过多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形成了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政治统领、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为看家本领、开展研究型审计为必由之路、审计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为重要保障的审计工作格局。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审计机关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当前“审计作为”与“审计地位”不相适应这一主要矛盾,继续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上聚焦发力。 “看得准”,必须全面领会党中央赋予审计工作的新使命新期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审计担负重要使命,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领会新使命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加强政治机关建设。要心怀“国之大者”,当好党之利器、国之利器,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通过揭示经济问题、经济责任,反映政治问题、政治责任,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政治意图和战略目标有效实现,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激发“抓紧”之力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新时代新征程,“抓紧干”是审计监督实现全面覆盖、消除盲区和死角的关键,是让审计对象形成“头顶三尺有监督,不畏人知畏审计”自觉的保证。 “抓紧干”就要“听令即行”。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形势越是严峻复杂,审计干部越要把握发展大势,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使命感,立说立行、紧抓快办。发展出题,审计破题。党委、政府关心什么,审计就要重点关注什么,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党的自我革命等审计重点,加强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寻求有效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抓紧干”就要“锚定目标”。审计专司经济监督,具有没有自身利益羁绊的独特优势。重优势才能蓄胜势。审计干部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发挥好审计触角广泛、反应迅速的专业优势,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维谋划和推动审计工作,坚持在广度上消除监督盲区,在精度上选准审计重点,在深度上揭示重大突出问题,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有力有效推动党中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重大部署落地见效。 “抓紧干”就要“深究细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对于审计而言,开展研究型审计是调查研究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要有高度,深刻把握政治监督与经济监督的内在逻辑,从检视经济问题向透视政治问题转变。研究要有方向,以“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为主线,做到双向贯通、首尾循环、正反可逆。研究要有重点,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少数”,处理好“尽力”和“量力”、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关系。研究要有创新,在审计理念、审计手段、审计管理的改革创新上下功夫,加大对新问题新情况新趋势的揭示力度,全面提升审计质效。
砥砺“干好”之志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审计手持“尚方宝剑”,必须对党中央负责,要发扬斗争精神、练就过硬本领,强化实干担当、树立勤廉风尚,以铁的纪律打造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本领高强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争当“特种部队”排头兵。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关键在人。审计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在职责范围内大胆监督,坚持敢说敢言,不受任何利益驱使,不向任何力量屈服。要苦练专业技能,围绕“能查、能说、能写”的专业要求,把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作为“杀手锏”,练精练熟,运用自如,着力揭示重大问题,形成实际的、实质的震慑。要强化职业精神,牢固树立“有问题没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报告是渎职”的意识,厚植“工匠精神”,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把问题查准、查深、查透,把建议提细、提全、提实,推动审计成果高效运用。 争当“金字招牌”守护者。审计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变革来之不易,审计的良好声誉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要抓好审计方法创新研究,坚持数字赋能,探索建立常态化审计数据分析工作机制,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能力,提升审计整体效能。要抓好问题整改落地见效,一体推进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做到不仅会“把脉”,更要会“开方”,务求“动真格”。要抓好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形成以审计监督为起点、以案件查办为切入点、以地方主体责任落实为落脚点的贯通协同工作机制,形成监督合力,确保审计查出的问题既交得出去也处理得下去。 争当“勤廉并重”模范生。治人者必先自治,责人者必先自责。要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求真务实,坚持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用现场发现说话,依法定论、以理服人,用实际行动维护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要全面从严管理队伍,始终以高于监督别人的标准、严于监督别人的要求约束自身,用优良的作风和铁的纪律展现审计干部良好形象。要坚持廉洁自律,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严守纪律规矩,凭专业赢得尊重、靠铁面树立权威,做到“干事且干净、干净加干事、干事能成事”。